聽執行長說書|這個時代需要什麼樣的書店?

誠品卡

這個時代期待怎麼樣的書店

說起來,人們喜歡的其實是在書店裡用餐。

尤其是每次我從citylink內湖的蔦屋書店走過,就是平日那裡頭餐廳的座位總是滿滿。

人們喜歡的是被書包圍起來的感覺,也許還勝過了閱讀。

蔦屋書店的生活提案

二子玉川的蔦屋書店坐落在高級住宅區之間,書裡頭不只是咖啡店,二樓書架之間更是襯托著各種設計家電,甚至還有單人高壓氧艙放在邊角,卻十分合拍。

每一個轉角空間都是獨立分割,每一個陳列書架都像是策展,所以「紳士的條件」燙金的書旁的壓克力櫃裡頭放著兩雙皮鞋,一雙是保養得宜泛著優雅,另一雙年老色衰,皺摺裡深深埋著主人疲憊的腳步,當然旁邊更放著一組鞋油、毛刷的金屬鐵盒保養組。

新手露營的第一堂課」,張揚地展開著一頂帳篷,烤架、起火台,一應俱全。

蔦屋將人們對於文字的生活提案想像搬到現實來,一幕一幕的具體上演在書店的每一個角落,使得人們欣羨人們前往,人人都想沾光。

書店成了展場,你我都是演員。

可是蔦屋書店光是靠賣書就能編織起這齣戲嗎?不是的,因為理想不足以撐起企業,但成功的企業才能撐著夢想。

蔦屋書店事實上獲利的根本在於母集團CCC集團(Culture Convenience Club)的T Point Card卡(Tカード),也就是你去日本便利商店,或是許多賣場結帳時店員都會問你有沒有的那一張卡。

因為發行超過6,500萬張,等於每兩個日本人就有一個有這張卡,因為從買御飯糰到做指甲,從加油到買家電都能集點,以我找到的資料,2017年12月,光一個月就可以創造7,000億日圓的營收。

而且還沒完,有了卡就有了數據,龐大的使用者群像,光是這個大數據所帶來的利潤,就算是書店一本書都賣不出去恐怕都不要緊。

蔦屋

賣書又不賣書的Amazon

和此相同的還有一家當初只是為了搜尋時候能排在前面,所以選了a作為開頭的Amazon。

從書店開始,但到了現在主要獲利根本就不是來自書,可是卻又以Kindle支撐了整個電子書的產業,並且執行長貝佐斯今年還宣布要將所有獲利繼續大幅投資到虧損,因為包括藥品零售、衛星通訊、物流配送、生鮮超市 Whole Foodsm以及主要營利的企業端雲端服務AWS,從虛擬到實體,又從實體變成虛擬,比如無人商店等。

茶道是日本文化的門戶

在學習日本茶道的過程中,我時常覺得日本正是因為還擁有茶道文化,其作為主體,在一方茶席之間延伸出去的產業鏈,比如千家十職,延續著竹、漆、陶、瓷、茶等等各種傳統工藝的需求存在,並且會因為後進者的時代沿革,比如現在知名設計師吉岡德仁的玻璃茶屋「光庵」,而持續在傳統的基礎上改進。

註:1842年其實日本幕府頒佈「茶湯無用禁令」,後再到1872年千家上呈政府「茶道保存請願書」,後在明治維新對抗洋化的衝擊,在企業家(三越、三井財閥)的支持下,茶道作為思想的中心而重新復甦,彼時最重要的包括岡倉天心的茶の本。

那麼台灣閱讀的根本在哪裡呢?

隨著閱聽碎片化的到來,大學生聽新音樂來源是從遊戲和遊戲直播,國高中生獲取資訊是從Youtuber,聯合晚報也熄燈了,紙本已經消逝,而網路新聞充斥著「霸氣」、「只因他說了這句話」。

人們還是需要資訊,需要內容,只是那形式隨著時代替換。

2020的分界點

誠品要關門了,而且要關得更多,但其實它關起的是過往,就像2020年已成為人類歷史的分界點,許多許多都在這年未過半,卻難以回望。

有人責罵誠品關店,彷彿它必須要為它一手開創出來的書店時代受到責難一樣,但有多少人是在誠品掃描條碼,回過頭在捷運上從博客來下單呢?

我沒說這不對,就像是上頭說的例子一樣,這個時代變動的太快,快到就是聖賢在世,恐怕也要為了這迅速變動的道德觀而苦惱一樣。

從付費制到訂閱制,從等著賣營養品的廣告結束到自己選擇要看什麼就看什麼,還可以選擇1.25、1.5倍的快轉,到從手寫筆記到iPad用GoodNotes和Notability。

而且你知道嗎?還可以在螢幕上貼一張宛如真的紙書寫觸感的貼紙。

這個時代需要什麼樣的書店呢?

是書店裡的餐廳,是書店裡的打卡,是書店裡的聚會,是書店裡的飯店?

我覺得人們還是需要書最本質最本質的-內容

比如戲劇,像是電影,更是音樂,只是我們轉換了媒介。於是有KKBOX、Apple Music、Spotify、Netflix等等,只是轉換需要時間重新建構管線,會有過渡,可型態換了,本質還是一樣。

誠品正在過度期。

往後是要像是誠品生活南西一樣做一個場域的主題連同著地下街開發,又或是像是日本橋誠品,作為台灣文化的載體把台灣帶到國外去?

是合作台灣電子書廠商,是開始進軍有聲書?如何在書之外找到獲利來支撐書, 怎麼是書又不是書,是下一個誠品轉型,也是台灣究竟需要什麼樣的書店最重要的答案。

我的老派誠品

最後我也說一下我自己。

我是老派的,我喜歡每天做到自己的位置上,打開棗紅色筆袋,滾出不同品牌的鋼筆們,準備好大本的黃色筆記本,筆尖在上頭壓痕出墨水的感覺。

我喜歡邊翻著紙本,邊記錄在Notion或者邊抄在研究筆記本上的感覺。

我喜歡每次到市府開會時,趁著中場休息或是結束之後,即便每月一本77折用完了,還是要到誠品信義走一走,就像去公園一樣散步的感覺。

我喜歡走到推理區,看看傑克李奇的新書出來了沒;走到小說區看看有沒有什麼故事可以讓我跳進去;走到散文區,帶了夏夏的傍晚五點十五分回家;走到科普區,雞冠天下等著告訴我長著翅膀的黃豆是怎麼回事;走到歷史區,一看到賈德戴蒙的動盪就知道筆記本又該增加多少篇幅。

而儘管現在電子支付實在方便,會員卡也都在APP裡頭,但我仍虛榮的希望當我掏出這張會員卡的時候,會聽到店員說聲:

羅先生,謝謝您一直支持誠品。

Previous
Previous

通識課程|抹茶一定就是很苦嗎?你吃喝到的到底是什麼抹茶

Next
Next

聽執行長說書|後疫情時代01|5G加速的虛擬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