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課程|抹茶一定就是很苦嗎?你吃喝到的到底是什麼抹茶

圖/文 羅英維

早上看到這則新聞,在PTT上的討論,有一網友稱自己綠茶紅茶青茶都愛,但就是吃到抹茶類的甜點就是覺得噁心。

抹茶依照用途可以區分兩種,一種是茶道刷茶飲用的,一種是作為食品加工用的,當然最多的需求是抹茶甜點。

茶葉|依加工發酵分類.png

若是依照加工發酵程度,抹茶是歸類在無發酵茶,也就是綠茶當中,透過蒸汽殺菁之後,依照採摘以及葉片、茶莖等等級,陸續產出玉露、煎茶、番茶、碾茶等不同品項,就像是同一種茶葉半發酵就成了包種和烏龍茶、全發酵就成了紅茶、後發酵就是普洱茶和黑茶一樣。

抹茶和其他茶種的最大分別就在它是全葉喝下去,而不是喝下茶葉沖泡出來的茶湯而已。

而碾茶所謂的「」,也就是把茶葉用石臼每分鐘約50-60圈研磨磨碎,每小時僅約能產出約40公克的抹茶粉,細微到好能夠迅速的經茶筌刷茶之後產生濃密泡沫。

但這種作法指的是茶道用抹茶,以知名的宇治丸久小山圓來說,從最貴的天授、長安、永壽、雲鶴、金輪、和光、又玄都是屬於茶道用的標準抹茶。

小山園不朽的經典抹茶全品項

小山園不朽的經典抹茶全品項

當然如果我們再細分下去,還可以區分濃茶用和薄茶用,其中入口滋味層次的差異,從香氣到尾韻,就像是同樣講求風味的巧克力、酒、咖啡一樣,手搖飲料和冠軍茶,77乳加和福灣世界第一名的黑巧克力一樣,會有著截然不同的差異。

同樣再以小山園來說,為了維持這些標準抹茶等級的味道,事實上它們都是混合了兩種到三種以上不同的抹茶(用來作抹茶茶葉的約有12個品種),就像是大吉嶺的莊園紅茶一樣,透過調和來呈現出園主想要呈現的風味。

綠茶、紅茶、烏龍茶,大方向的說都是同一種茶葉經過不同的後製加工,但專業的說,就和咖啡一樣,從上面一堆變項開始,茶葉從品種、夏天日照較多風味較強、採摘的FOP等等,都會帶來品質以及最終價格,還有入口風味的極大差距。

真正的抹茶粉是鮮綠充滿香氣,若變暗且不香則很可能是過期或不良品。

真正的抹茶粉是鮮綠充滿香氣,若變暗且不香則很可能是過期或不良品。

過篩後的抹茶粉能夠迅速的經過攪拌融化。

過篩後的抹茶粉能夠迅速的經過攪拌融化。

刷出一層濃密泡沫,不僅是口感更是迅速降溫引出茶的好滋味。

刷出一層濃密泡沫,不僅是口感更是迅速降溫引出茶的好滋味。

好的,那麼食品加工用抹茶又有什麼不同。

不知道是哪一位甜點發想的廚師想到把抹茶帶入甜點當中,總之日本從1985年開始,加工用抹茶需求量大幅增加,特別是1996年哈根達斯以及星巴克進入日本之後,需求量更是一口氣攀升到最高點,抹茶那獨有的苦澀反而平衡了甜點的滋味,更多了幾分層次。

這就像是紅茶的普及其實是因為BOP也就是碎片化的紅茶茶葉加糖之後能夠迅速泡好,又能補充體力,而在勞工階級迅速傳播開來;手搖飲料同樣支撐了大量的茶葉種植。

因此食品加工用抹茶比如採收時候用的是剪刀而非手摘、不是用石臼而是用粉碎機、不只是葉片也加入了茶莖,不只是一番茶也用了秋天採收的二番茶等等,如此方能供應日趨龐大的抹茶加工市場,像是蛋糕卷、冰淇淋等等。

在日本現在也有很多店家流行製作不同濃度的抹茶冰淇淋,一字排開就像是色票一樣的美麗;或者是知名的辻利兵衛,自行研發了超過50多種的加工用抹茶,不同的甜點,從奶油、凍、冰淇淋等等,為了解決味道的平衡,以及像是加工時候熱度會影響風味,每一種甜點使用的都是不同的抹茶粉,做到抹茶加工的極致。

京都西洞院|元庵 丸久小山園的知名抹茶蛋糕卷。

京都西洞院|元庵 丸久小山園的知名抹茶蛋糕卷。

不同的甜點用的其實都該是不同味道的抹茶,才能凸顯出個別滋味。

不同的甜點用的其實都該是不同味道的抹茶,才能凸顯出個別滋味。

所以抹茶難喝嗎?抹茶就是很苦嗎?可能要先確認一下到底喝到的吃進去的是什麼抹茶

像是台灣最常聽到小山園食品加工用抹茶就是若竹、青嵐,但是之前日本也有發現中國有完全抄襲的產品,乍看之下一模一樣,但細看日本叫做「青嵐」,中國的叫做「宇治青嵐」,然後小山園的「園」是簡體字,而且我後來在蝦皮購物上面查「小山園抹茶」還真的查到了中國偽造的假貨,產品標題是「日本式宇治小山園抹茶粉」。

茶、酒、巧克力、咖啡,均是原理相通,會因為品種、種植產地、光照雨水時令、緯度、海拔高度、採收方式、加工方式、儲存方式、沖泡和品嚐方式,甚至是你當時的心情而會大大改變風味的食物。

因此下次不論是咖啡、茶、酒、巧克力,最好都不要輕易地說:「我最討厭、我最沒辦法忍受XX了。

因為一來是那只是你品嚐的不夠多,二來是從此就失去了一個多認識自己喜好的機會。

那就太可惜了~。

辻利兵衛本店

丸久小山園

Previous
Previous

材質研究|玻璃的流動之美|探訪台灣玻璃工藝師丁右尉

Next
Next

聽執行長說書|這個時代需要什麼樣的書店?